目前收藏第三套人民幣是一個收藏界的熱點,回收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更是一個亮點。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屬于我國錢幣的稀缺品,記載了我國歷史的顛簸,具有很好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。最主要的還在于銀行后期的收回行為導致市面是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的存量很好,而且流通的過程中,紙幣的污損比較嚴重,人們的收藏意識還沒有徹底覺醒,所以較為完整的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是難得少見的。下面來了解一下1960年棗紅1角紙幣的發(fā)行背景。
【藏品類別】第三套人民幣1960年1角棗紅
【發(fā)行時間】1962年4月20日
【藏品面值】1角
【紙幣上的時間】1960年
【印刷工藝】膠印四色
【字冠字號】三冠七號碼
【票面尺寸】115x52mm
【印刷工藝】凹印
【發(fā)行單位】中國人民銀行
正面:教育與生產相結合圖棗紅色
背面:菊花和國徽圖案棗紅色
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(fā)行于1964年,直到1971年國家開始只回收不再發(fā)行。回收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,也是和當時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有極大的關系。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的正面圖案是一群勞作的人們自左向右走著,這在當時思想鬧革命的時候是不被允許,被解讀為右傾主義。在今天看來,這是很可笑的,但是在當時這種路線錯誤被嚴重的指出,國家一度大肆回收棗紅1角。
棗紅一角的收藏價值
1、獨特的歷史意義
棗紅一角正面圖案為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深入農村參加勞動,象征教育勞動相結合。吻合當時社會的價值取向,但畫面人物卻是自左向右前進。這種設計設計在“左右路線”之爭甚囂塵上、“左”傾稍占上風的年代,自然極不“妥當”,犯了嚴重的“右傾”錯誤。
因此,1966年10月1日,“1角背綠券”進入流通,人物改為“向左走”,漸漸取代了“右傾”的“紅一角”。此后“紅一角”因“政治問路線題”僅流通9年便遭回收,大量銷毀。存世稀少,其背后的故事卻使它成為收藏界的寵兒,是各路藏家奮力追求的稀世珍品。
2、圖案設計創(chuàng)新
我國舊式鈔票的設計思想是封閉式的,圖案全部被圍在一個矩形花框內。在設計第二套人民幣時,已經做了一些打破這種模式的嘗試,改為上下邊框,實踐證明這種嘗試是成功的。
第三套人民幣的設計做了更大膽的突破:主幣取消了上邊框,下邊框也有較大變形,成為富有民族風格的圖案,設計精美,顏色艷麗,典雅華貴,正面圖案人物栩栩如生,精神煥發(fā),極具藝術欣賞價值。這樣,在較小的票面上顯得畫面開闊、深遠。
3、技術提高
“棗紅”一角是目前發(fā)行的流通人民幣中唯一采用純手工雙面凹印技術,使得棗紅券十分耐磨(因為凹印油墨是很堅韌的,能起到保護膜的作用);而且棗紅采用的是蘇聯制造的特一號紙,質地極佳,耐折耐水洗,而且它的防偽功能達到了極限,同時它也是雙面都采用凸凹印刷技術的1角,是非常稀奇的一張人民幣。也正是因為它的制造成本太高,到后來只印刷了一次過后就沒有再次印刷了,它的量只能保持或減少。
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的收藏價值還在于其制作工藝精湛,圖案設計獨特,采用當時凹凸雙面制作藝術,使得該紙幣在流通中十分耐磨,而且通體呈現紅色,也是比較受到國人的喜歡,代表著吉祥、喜慶。